寧夏2020年度灌溉工作圓滿完成2020年,寧夏水利廳深入貫徹中央新時期治水要求,全面落實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,扎實推進“四水同治”,科學調度,強化管理,精心調配,改革創新,克服疫情不利影響,著力提升供水服務能力,有效應對三季連旱特大旱情,有力維護良好灌溉秩序,全年水利工程安全運行,供用水適時平穩,千萬畝農田均衡受益,有力支撐了糧食生產“十七連豐”,助力脫貧攻堅,保障了灌區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。全年共引水199天,全年各大干渠實際引水量56.89億m3,占計劃指標的94.0%;各縣(市、區)用黃河水50.77億m3,占計劃指標的94.2%;生態湖泊濕地補水2.58億m3,比計劃多0.17億m3。 為確保全年灌溉順利完成,水利廳采取了五方面措施。一是加強計劃用水管理。科學編制《2020年寧夏水量分配及調度計劃》并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轉發各級人民政府及各部門,全口徑分配取用水指標,及時下達逐月取用水計劃,為有序用水奠定基礎。二是強化用水過程管控。實行日會商、周總結、月通報,及時分析研判黃河來水和各業用水形勢,強化用水管控,調整引水流量,保障各業用水、均衡受益。三是優化調度措施。積極協調市縣、各水管單位,采取提前開灌、錯峰調峰、加大流量試運行、拉長灌期等調度措施,削減高峰供水壓力,有效應對了春灌干旱少雨及生態補水壓力大的嚴峻形勢。四是確保安全調度。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責任意識,嚴格執行調度規程和值班制度,按照“灌溉服從防汛”的原則,提前研判、預警,合理安排渠道引水,科學編制《寧夏水利廳重點供水工程水資源應急調度工作方案》,提高了水資源應急調度的主動性和應變能力。五是保障重點用水。及時與相關市縣、農墾集團及水管單位溝通聯系,密切關注,靈活調度,優先保障,利用灌溉間歇、農業用水低峰期等超額完成生態湖泊濕地補水任務。
文章分類:
行業資訊
|